一是差別化處理。緊抓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契機,堅持以項目為抓手,建立農業廢棄物分類處理體系,開展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全方位、全要素、全鏈條防治項目,輻射6個鄉鎮(街道)、3.2萬畝耕地。大力實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、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,年均消納沼液10萬噸,處理干糞1.5萬噸,年均收儲秸稈6000噸。二是社會化運營。堅持“企業主體、政府支持、市場化運作”方針,以機械化撿拾、專業化回收、資源化利用為主攻方向,吸引11個企業主體參與,引入九江禮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高標準建設農業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,探索推行農業廢棄物社會化服務運營模式,實現建設集約化、運營市場化。三是資源化利用。全力推廣“畜—沼—肥—蔬果”綠色種養循環模式,配套建設糞污貯存池、沼液儲蓄罐、糞污輸送管網,將畜禽糞污、廢棄菌棒等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,平均年產有機肥2萬噸、消耗廢棄菌棒1.5萬噸,灌溉果園4500畝、蔬菜基地3600畝,基本實現畜禽糞便、農作物秸稈、菌棒農膜資源化利用。